查看原文
其他

智能气功科学精义(49)——对中和之性的修养A

庞明 智能气功 2020-02-19

新朋友阅读本文前,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小字“智能气功”,再点击“关注”,也可添加微信号:znqg01 来关注我们,关注后可每天收到我们分享的精彩文章。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t0531ybfavl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  Ⅱ、对中和之性的修养

  一、何谓中和之性

  在《简明智能气功学》里,那时叫中和之气,而在这题目就改成中和之性。为什么呢?因为人体里边气的流行和精神活动有着紧密关系,气在人体里边的活动必须通过精神活动起变化。以前一般地说中和之气,好理解,而且对谈修养,讲练气功,似乎更直接了一点。我们现在应该懂得中和之气最根本的东西是中和之性,所以我们既然讲修养意识,就把它的本来面目恢复过来,把修养问题拿到更根本上来讲,就叫中和之性。它是一种非常适合于练功的、或者说符合练功要求的精神状态。

  中和之性的说法在中国古代就有了,它是儒家修身的一种指导思想。儒家是从整个生命活动具体行动当中来修练的。但是现在也好、几个世纪以来也好,有不少人认为儒家没功夫,儒家只讲干事情,讲治理的。其实不是这样。因为有些人就把练气功看作只是形式上的练,按功法去练才叫功夫,而没有看到气功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是练意识,练意识统帅生命活动的能力。不懂得这个本质,就认为儒家没有功夫了。实际上儒家把练功的最根本的要求都做了最明确的叙述。《中庸》里讲: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”这两句话就是讲中和之性的。先讲了什么是性,“天命之谓性”,大自然给的这部分特殊内容,就是你这个性,给你的功能就是这个性,这一类的本质是什么,就是你这一类的性。人的本质关键在于精神活动,精神活动也有它的道德规范,这就是人的性。人这个性作为中和之性是什么?《中庸》里又作了解释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”后面还有:“至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中和是怎么回事情?“中”和“和”是两个意思。中是指人的各种情绪如喜怒哀乐等,还都没有产生时的那种精神境界。咱们讲意元体,在意元体里边有各种意识活动。当意元体里边什么活动都没有,没有具体的思维,也没有情绪之时,这种意元体没有活动的状态就叫作中。和呢?“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”,当你受了外界刺激之后,你要和外界发生作用、联系,联系过程之中,你做的正好,“皆中节”,没有过头的也没有不及的地方,“无过无不及”,正好、正合适,在节骨眼上,这样就叫做和。和一首诗,按照它的韵律走,很匹配的叫做和。这两句话就是指的我们人的精神活动,符合了这个中、和,那么你就符合要求了。

  人的活动无非就是这么两种状态,一个是不和外界接触,保持中的状态,里边什么情绪也没有,空空洞洞,是意元体本来的面貌,这就是中;当你和外界事物接触时要做到和,和即正好。实际是个唯物论的反映论,外界是什么样子,你就对它怎么样起作用。外界事物一碰你,外界的混元气和你的混元气一结合,两个混合到一起了,一混就要起作用、起变化,脑子里把这种混化的状况反映出来,就成为“和”。如果真正能做到这一点,那简直到了气功的高级水平了。按照佛家、道家所讲的功夫,一般层次都不行,真正达到这个情况,那就到高层次上去了:主观完全反映客观的东西,包括自己的生命活动。当然这两者当中,中是本,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”,这个“中”,是你安安静静的状态,不受外界刺激,是你的本然状态,这是本。“和”是在“中”的基础上,和外面互相作用的时候,能够作用得好。达道是通达的意思,你自己和外边能通了,就没有什么阻隔、阻碍了。如果做不到这“中”,你就达不到“和”。我们每个人如能安安静静做到“中”,然后才能在实践过程当中,逐步地处处还保持这个“中”。不是保持自己的固有状态,就像先验论,还没来就预想怎么着,完了再去追思它,那不行,不是这样子的。来了就反映,有什么就反映什么,反映过去就完了,所谓事过情迁,那才叫“和”。

  如果我们练功的时候能够这样修养自己,我们精神就平稳了,我们自己就能够和客观世界成个统一体了。我们的精神和我们的肉体统一了,这个统一体也就能够和大自然界统一了。这一点非常关键。而且有了这种精神状态,身体里边气的变化就自然而然是符合规律了。因为当你处在一个“中”的状况下,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主观意念,这样就对气血不进行干扰。前面讲了传统气功运用意识模式当中的虚静方法,其中不是有个守中法吗?“守中”的中就指的这个中。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”,里面没有一点精神活动,守这种状态。我们的精神不去无谓的活动,身体里的气血就恢复它自然的常态,按照它本身固有的规律去运行,这样人就健康起来了,那样的气也叫中和之气。如果我们在精神方面用功,先来个中和之性,这样就必然导致中和之气。当然我们能够使得气平和,不让它偏颇,这样也会进入中和之性的境界。气统一了影响情志,情志力量强了,就能影响气,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,可以互为因果。

  修养我们的中和之性,希望它是什么样子呢?是不是就我们一般的修养呢?和气功怎么连呢?其实这本身就是气功。为了让同学们能认识这个问题,在书本上就又引证了黄元吉的一段话。在传统气功里黄元吉是比较中正的,属于中派,黄元吉、李道纯、张三丰,他们都属于中派。中派就是不偏不倚,他们的道理大家都公认是比较正确的,而以黄元吉影响最大。这段话把练气功怎么练、重要性在哪、中和之性是怎么回事情,都讲清楚了。他讲:“养气必养神,养神必养心。”练气功要养气,要养气就得养神(这神是指一般意识活动来说的)。“养神必养心”,心和神是两层意思,心相当于产生神的那个功能,即相当于意元体的本身。孟子曰:“养心莫善于寡欲。”怎么去养心呢?需要把各种不适当的欲望减少、扫除净尽,这欲望是什么呢?主要是私欲,把私欲去掉。怎么样去呢?正如《大学》所说的“欲正其心先诚其意”,意念要诚,要想练功,心得诚。心非常诚了,一心放到练功上去了,这样心就正了。心正了,像杂念、邪念等各种不符合练功的意念就没有了。正心诚意达到什么状态呢?“务使心如明镜,绝无尘埃。”这时心非常明了,像镜子一样,里边没尘埃,没东西,有什么就显什么。如果有东西了,它占据个位置,你就不能反映外界东西了。没东西,空空荡荡的,这样就宁静了,意也就守了,达到“心如明镜,绝无尘埃。”“此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也。此即所谓先天之神。”能达到这个情况,先天之神就相当元神了。什么叫作中和之性?你真正做到中和之性,这就是先天的神了。

  同学们会讲:“就这么简单啊!中和之性就是先天元神啊!”这么简单!?你试试看。你的情绪不行,做不到。喜怒哀乐未发,一会儿行,有时咱们说话一愣神,愣那么一会,那行。有时听讲课,讲着讲着这么一停,你那什么都没想,我停的时间长了,“怎么老师还不讲啊?”就起念头了。有时就是讲一下停一停,抑扬顿挫地讲,当中老师没讲话的那个空隙,你那也没动,就等着老师讲。一讲脑子印一句,一讲印一句,等老师不讲时,一空,那个一空就什么都没想,这实际上也叫个中。喜怒哀乐没有,别的念头也没有。其实中和之性每个人身体里边都有,就是不能保持长久。练气功,就是在你懂得这个功能,把这个规律掌握了,然后用毅力延续下来。里边有个力量保持它,保持下来就是功夫。过去讲“功夫者克功也”,时间一长这叫功夫,没时间就不叫功夫。所以你把这种状态保持下去,就叫功夫了。有的人还不太理解,就是你自己在想问题的时候,你不能老那么想,脑子里出个念头、又出个念头,一个念头、又一个念头,这个念头和另一个念头相间隔的那一部分时间也叫做中。所以做到这个中并不难,每个人身上都有。过去练功家讲,这种境界、元神,这是道气,别上外边找去,你身体里边就有,实际指的就是这个东西。你的精神一停,这就是中和之性,这个中和之性就是先天之神。哪找先天元神去?一找,意念一动就不对,错了,那就不是中了。意念一动,意识活动就起了,一起就不对了;一放下就对,就那么简单。我们懂得什么是中和之性了,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要使自己保持中和之性。能保持中和,这就练功夫了,能做到这点就是高级功夫了。

  将来给同学们还得印点书,如《唱道真言》等。咱们曾印过一本《北派七真修道史传》,它里边写了好多七真的行为,做的事情,他们在事里都保持着“和”,怎么干事情都符合道。不过那些具体事不一定是真的,好多是黄永亮编的,他是个老道,他的功夫也不行,所以好多东西也不懂,他就通过想像来编的。其实真有本事的人绝不是那个样子。像说王重阳给邱处机从东海叫仙鹤叼来个灵芝,一变变成臭肉,那就是神话了。其实发个气,气不就进去了吗?很简单,还用叼个灵芝来?王重阳就这么点本事还叫个王重阳了?说仙鹤到东海叼个灵芝来,似乎这很神通,其实是把王重阳的本事降低了,丑化了。如果要说神点,“一股仙气”不就完了,因为写书的人他不懂,以为编得就很高明,给那些有本事的人脑袋上加了点赞词,其实正是这些人,恰恰是往他们脑袋上倒了点大粪。一般人一看,不错,可会看的人能看出,是把人家丑化了。《唱道真言》里基本上讲练意识,你能把意识练好了,按过去修丹的方法说;你就完成炼丹的十分之八九了。真正具体方法,你有了这个意识的基础,后边的一说就完,意念一动就完事。而一般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,就以为先去练功,练啊、练啊,实际上精神不解决根本就不行。

  二、如何修养中和之性

  中和之性我们说它是最基本的层次,但不等于说它是低级的东西。基础的东西,一开始需要这么搞,需要练中和之性,到练功夫最后一层次还是要修养中和之性,只是中和之性的程度、水平提高了。修养中和之性,要从性格、情绪、安详三个层面进行修养。

  (一)对性格层面的修养

  一开始练中和之性怎么修养?先从治病开始。不中和就病了,不是一般的状况而是成个病态了。所谓病态就总使得你的中和之性被破坏了,这就是坏的习气、坏的习惯以至于不好的性格,有的人性格就偏了。一个性格各种情况都有,好的习气好的性格往往相并,不好的习气不好的性格也结合到一起了。这么一来有人就认为我这是天生的秉性,我生来就这个样子。这样就很少有中和之性了,成一个病态的了。咱们要修养,就得先从这方面修养。修养中和之性先得解决性格上的偏颇。先不要说有的人怎么怎么坏,就拿有的人急性子慢性子来说,练气功都不行。急性子性情太急,气就容易往外散;慢性子意念太缓慢,气血容易迟滞,这都不行。按气功道理来讲练功人的性格应该和缓,但和缓不等于慢性子,和缓里边是个中和之性,里边是融通的。如果我们的性格,比如说好表现自己,沉不住气,有事装不住,练气功都不行。过去讲“口开神气散”,指的什么呢?并不是说你这一说话神气就散了,而是想表露自己,这才散神气。好多人把这句话领会错了。以为喊个口令,也散神气了。如果那样,练气功最好拿胶皮条把嘴封上,钻山洞最好了。可谁也不愿意钻。实际上,说话时你能不能把神收住呢?能不能把你自己的情绪含在里面呢?能不能用神来统帅你的语言和动作呢?再说深一点,你说话时能不能把你说话的内容再认真体察一下,身体内在有什么变化呢?如果你能这么做了,这也是练了功,这就是个和,“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”,不仅是不伤神气,还是个和。口开神气散指的是表露自己、表白自己,甚至于吹嘘自己,这样才会神气散。因为当你表白自己时,往往都是趾高气扬,里边明明有一个,要说十个。当你说十个时,意识里可不管你有一个或有十个,你一说十个怎么怎么着,意识里起作用了,按照十个信息往外走。你本来有一个东西,一说十个脑子里发了个信息,不知不觉出来十个的反应,里边就不够本了。本钱太少了,含不住了,不就跑出去了吗?

  以前禅宗说到了“不到地定”,还没达到真正定的层次,这时你只要把那个境界一说,好了,下次练功境界就没有了。因为禅宗完全是用意识练功夫,他们不是用意识统帅气,完全用意识里边的东西,你这一说,把信息量打破了,不够了,把规律性破了。这非常非常灵验。天台止观的智者大师,一次碰到一个和尚,这个和尚傲气得很,他说他对智者不佩服,讲我练功怎么怎么样。当时智者跟他讲:“你这个功练到这个程度,只要一说就没有了。”一句话和尚就非常佩服;“哎呀,就是,我以前那个情况一说就再也没有了。”这才叫口开神气散。因为他要显摆、显摆,显一显摆一摆,让人家看。你有一个让人家看一个,这就是把里头全拿光了。如果你有一个而拿两个,你称(音趁,拥有之意)两个吗?没两个得从意识造一个,要费很多气。为什么骄傲自满、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人都做不了大事情,做不出大成绩来,道理在哪呢?就是他们攒不住气,有一点抖落抖落,叫做小家子摆势,摆着,这样就把气跑了,因此容易表露自己。有骄傲自满、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人,练气功都不行,都受影响。其它更差点的,什么妒忌、两面三刀、心术不正,那就更不行了。所以修养中和之气先得从性格,习气入手。有骄傲自满的人他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了,而他还不觉得是个病态,不认为是个病态。别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,他这是身在病中不知病。就以为跟人家吹吹说说是个美事,全国智能功队伍中这样的人还挺不少的。因为练了智能功有点本事了,就吹呀,表白呀,不知道韬光养晦,把自己的气含住,别往外露,不露锋芒。不懂得这个道理,不讲究潜藏。

  过去有一个叫刘一明的,他写过一本《过关论》。一般人练气功过关都以为是什么尾闾关等等,他写的不是,写了几十个,指的都是人的不良习气。将来这书我也想给同学们印一印。现在同学们学习任务比较重,现在不印(原文如此,没明白什么意思)希望同学们多练功,先懂得一般的。练功夫可不就是光这么练,《过关论》就写了几十个,什么忌妒关、酒色关、什么两口、两舌等等,都算个关。真正在这下了真功夫,把这些关口过了,那就有了真本事。我记得《唱道真言》就讲过这样一句话:一个人如果真能做到没有一点隐私,自己干的所有事情、脑子里想的所有事情都敢公开对大众(原为从)讲,那他就是大罗金仙!这说明意识的修养在练功当中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!当然,你身体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,想做到那样也做不到,不知不觉脑子里就蹦出个念头来。“庞老师在讲课呢,我琢磨琢磨什么意思。”这你敢讲,有的念头见不得人,你就不敢说。到了练功高层次,本来就不该有这些东西。当然,同学们离这个层次还比较远呢,这是结合性格延伸这么讲。因为性格、习气问题,真正全解决了,也就到了高层次上去了。

  至于这么多坏东西,怎么去解决,我们按照荀子说的写了一段。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,但是他更加强调礼。本来他是个儒家人,他曾经主持过三次祭孔,后人说他是法家的。有的人说儒家不讲练功夫,而他却讲了“治气养心之术”。治气、养心这就是后世的练气功嘛。只是儒家的治气养心不像后世的入静打坐,他是要你从日常生活、行动当中去作。“治气养心之术”要求怎么去做呢?“血气刚强,则柔之以调和。”血气刚强容易暴躁,干事情有个冲劲,年青人血气方刚,这样的人要使自己柔和一点,使自己很调和,注意用和来克服这个刚。拿现在的话讲,你为人处事要和和气气,不要暴躁。年轻人、强壮的人有时就含不住,要调和,不能往外散。“知虑渐深”这个知应该当智讲,“智虑渐深”。以前考虑问题不让考虑太多,心眼太多,考虑问题太深远,都不着边了,非常善于想像。(当然这里边也是有聪明智慧在里边,没有聪明智慧你让他想也想不了。)如果过于考虑问题,“则一之以易良”。那就要简单,思考一个问题要集中,而且要考虑好的事情。“勇胆猛戾,则辅之以道顺。”很勇猛,勇猛过度就容易出现乖戾的性情,什么都不管了,这时就需要用“道顺”来帮助,使之符合于道,忠顺信良恭俭让,拿这个信顺的性格来帮助过于勇猛者,使之不容易过猛、过勇。“齐给便利,则节之以动止。”有的人急性子,干什么都快当,快得有点沉不住气了,则自己要“节之”,动作要有节律,不能随随便便。“狭隘褊小,则廓之以广大。”心胸比较小,自己要开阔心胸。“卑湿重迟贪利”,意识比较庸俗、低下,性格上慢性子或贪心比较重,“则抚之以高志。”给他以比较远大的志向,有高尚的情操,用这个办法来解决它。“庸众驽散,则劫之以师友。”这人一般,无所事事无所作为,吊儿郎当,这样就应用老师和好的朋友来约束帮助他。“怠慢傈弃,则照之以祸灾。”什么也不在乎,什么都不吝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怕,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人,就容易招灾、祸,用这个意念来克制自己,不能那么随随便便,要不然人就完了。“愚款端悫(què)忠厚,则合之以礼乐”,人太实心眼,太老实了,要学礼、学乐。音乐能改变人身体里边的精神状况,礼可改变人体外面的状况。让你懂得什么事怎么干,什么事什么心情,从精神到形体到行为,都懂得它的规律了。老实人本质好,但是太实在了,什么都非常简单,“质过于文则野”,“质过”本质的东西超过了,“文”呢,不是“文质彬彬”吗?文过于质则吏,官吏、官气的那一套东西。质过于文就野了,有什么就说什么,拿本质东西相见嘛,就没礼貌了。“愚款端悫”就是太实在了,太实在就不会干事了,简单化,这就得学礼学乐解决问题。“通之以思索。”然后你自己要经常地反复想,这应该怎么办,那应该怎么办。有了礼乐的陶冶,再加上自己去考虑,本质好的人都能取得一定的修身作用。别的都说一点,唯独对“愚款端悫”说了两点。因为前面那些情况,基本上是个偏,是个不好的偏,唯独“愚款端悫”本质好,只是缺乏别人来教和修养,因此“合之以礼乐,通之以思索”,这样就解决问题了。这都是对治我们性格中的不中和偏颇了。举了这么多之后,下面讲:“凡治气养心之术,莫径由礼,莫要得师,莫神一好(hào)。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。”治气养心怎么去做,它不是让你怎么安安静静地去练功,而是让你从礼。《礼记》讲:“礼者所以正身者也。”礼是正身的,身按照正规的礼节去做,吃饭、穿衣、干事情、婚丧嫁娶,都有礼,怎么规定你怎么去做,就有规律了。一开始可能不习惯,每件事都给你规定好了,让你这么去做,这是礼。“治气养心之术,莫径由礼,”治气养心没有比学礼更直捷的了,必须学,它就相当于道家和佛家的戒一样的。“莫要得师”,还要真正得个老师,老师会引导你、教你。碰见个老师,如果这老师是个糊涂蛋,越讲把学生讲得越是糊涂。我很小时上私塾(原为熟),我们那老师经常给讲以前的老师是白字先生。讲《论语》,有一句话:“郁郁乎文哉,吾从周。”念了个“都都平丈我”,哉念成我(ě)。还讲故事:“都都平丈我,学生满堂坐;郁郁乎文哉,学生都不来。”来个老师一纠正,学生都念惯了,纠正不过来,念错了就打一板子,把学生打得都不来了。所以得个老师很关键。“莫神一好”,你得从精神上要专一,好(hào)一个东西,不能贪得太多,心没个定处就不行了。能做到这样,有礼有师,自己去努力,精神集中专一,这样做就是养气养心之术了。荀子在修身一篇里(当然荀子的修身篇、解蔽篇、宥坐篇等,里面都讲了不少自身修养问题)他是从儒家观点这么讲的,从事上来做。但是这些东西恰恰是练功到高层次阶段必须如此的。在低层次,按佛家小乘、二乘,都是要脱离人世,到深山老林入静去,而一到大乘就不行了,到了佛这个乘也不行了。从道家来讲修人仙、地仙时要离开人世,到了天仙时,要上升天仙了,也得到人世当中来磨炼。儒家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,来解决自己这些问题。咱们智能气功就是这个样子。智能气功一开始就是让你从事上去做,开放性功法,就是这个道理。当然智能气功和儒家又不一样,儒家没讲内在怎么练。智能气功从内里边练,吸取道家的成就;外面怎么搞,按照儒家的去做。我们把搞儒、道、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,一块来。

  同学们可能问:“我的坏习气不改行不行?”“我带着坏习气来练功,带着偏颇性格来练功,我就以偏就偏行不行?”“我就是个慢性子,我能沉得住气。”“我急性子,庞老师不是说气血流通快吗?我就让气血快点流通。”如果你真能做到这点的话,我觉得也并非不可以,但是你一急就把气给忘了,让你慢着考虑还考虑不着呢,那么急能考虑得着吗?你慢性子,我们现在练功动作这么练,气血还不好通呢,你再慢能好通吗?不太好通。那么其他的不好的东西呢?如果你不去掉,脑子里就有这么一个固定兴奋灶,老兴奋着,你不容易静下来,想集中不容易集中。看武侠小说,学武的都是为报仇而出家,拜师等,他们不都学好本事了吗?那是小说、电影,是人编的,是作家的心理状态,是他考虑问题的方法。过去所谓真正报仇雪恨出了家当和尚的,慢慢慢慢随着功夫上长就不去报仇雪恨了,把它化了。从历史上看来真正去报仇雪恨的,不能说绝对没有,可以说基本上没有。咱们看的是小说,何况哪朝哪代谁谁有名有姓的,即便真有这个人,当时他也不是这个状况,而且那些人也没有练出真本事来。学点东西打个架去,那情况是有的,但他没本事,没真去练本事。有的说“我带着这个性格不也可以吗?你看谁谁怎么怎么着。”那都是写小说的人编的。我们没看看过去从正面写的传记,有些人一开始的确怀着深仇大恨,想去报仇,但最后,练功把这些意念都化掉了,没这些东西了。所以如你现在有各种不好的习气、坏东西,你想带着它那不行,会影响你练功,不改不行。再有你在社会上生活,你不好,你每跟别人接触,跟别人一接触给别人造成一个不好的环境。用混元气理论比较容易讲通了。混元气是个整体的,你不好,你的坏气就影响别人了;你自己好了,对周围别人也好。咱们智能功讲整体,没有整体就不行了。考虑到这些你也得改、得变。更重要的是将来我们练功还要群体互相帮助,你这么特殊、个别,谁来帮你?过去讲:“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”嘛。切磋大点的错误、不足,拿刀切了去,拿锉锉掉;小点的如琢如磨就细了,像精雕细刻。互相帮助就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。你自己这么不合群,这么多坏习惯,你怎么跟人家切磋琢磨去,那就不能互相帮助,不能互相进步了。所以我们的性格必须得变,偏颇不偏了,中正了,那才行。当然有人讲:改变性格很难啊。我们说的确是难,如果不难就不这么讲它了。其实干什么都难,没有一个不难的,吃饭难不难?“我不难”。你不难?你爸爸妈妈不给你钱,农民不种粮食,伙房不给做饭,看你怎么吃,让你自己种地、自己收、自己做,看你难不难?你以为就只是把饭从饭碗里往口一扒,这个难啊。其实,如果小时候,爸爸妈妈不教你使筷子,看你难不难?外国人说中国人真不简单,拿两根棍就能吃饭!不教拿筷子我拿手抓。那也行啊,回民过库尔班节吃羊肉就拿手抓着吃。一碗热粥你拿手抓抓试试?吃饭也不那么容易,你也得学、得练。而你的性格,已经形成了,用模子铸成形了,你要改一改它,当然是难。性格是不知不觉形成的。有人说秉性是天生下来的。告诉同志们,性格改难,但它不是天生的,每一个人的性格,都是生下来之后一步一步形成的。


推荐阅读(直接点开即可):

庞老师近年带意元体

庞老师讲练功故事

庞明老师答疑

直腿坐松腰法

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

庞老师新书《禅宗证悟理法辑要》

智能气功科学概论

↓↓↓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